SPARKFUL

Blog

Insights from the SPARKFUL teams

從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、《青少年哪吒》到《熱帶魚》看見我們曾在電玩中狂放的光輝歲月

Editorial Teampointofview
name

提起《快打旋風》、《雷電》、《麻雀學園》這些經典遊戲,是否讓你立刻記起某段年少歲月?這次 Fourdesire 特邀作家陳默安撰文,透過台灣影視作品,以文化觀察的角度一起回顧電玩為我們創造的共同記憶。


今年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劇集熱播,掀起一陣懷舊風,才發現人的某些天性不會隨著時代演進而消失,例如「玩」這件事。

從大型機台、電視、掌上型遊樂器,再到手機,電玩的載體不斷改變,「玩」當然是最核心的精神,然而隨著時代遞嬗,電玩在不同的時空脈絡下,對當代人產生了不同意義。25 年前的小孩為了任天堂不惜「割雞雞換機機」;2021 年的今天,公車上速食店裡有許多人捧著手機聚精會神解任務。

除了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,多部 90 年代國產電影也如實紀錄了當代電玩文化。就讓其中兩部經典電影《青少年哪吒》(1992)和《熱帶魚》(1995)帶我們重返往日時光,再一次經歷曾在電玩中浪擲的青春。

時間的魔術師:歷久彌堅的街機記憶

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中「三小男孩」玩《超級馬力歐》的畫面、商家用電視遊樂器兼營分鐘計費的生意,讓人不小心就想起以前放學後揹著書包緊握零錢直奔柑仔店,熟門熟路等待老闆插上卡帶、電視螢幕亮起的那一刻。

聊起電動,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豐功偉業,玩起來爽度更高的大型機台更是一滴空前絕後的時代眼淚。

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時空背景設定在 1985 年前後,第一集青少年「阿派」被簇擁坐在遊戲機台前,圍觀屁孩興奮鬼叫。這一幕重現了《麻雀學園》如何高招挑逗無數少男心。該遊戲設定只要攻略完一位女教師便能使出「H連打」換來女教師脫衣的 18 禁畫面,驅使很多青少年因此學會了國粹麻將的規則。

天橋上的魔術師《麻雀學園》

《麻雀學園》H 連打設定催生了許多「金手指」,但也導致 H 鍵故障率超高(Photo credit: 公視、Myvideo)

《麻雀學園》滿足了遐思,也讓「金手指」玩家在圍觀群眾興奮歡呼中,感覺到前所未有的榮耀。這也是為什麼阿派非常在乎排行榜的簽名,那不單純是遊戲紀錄,而是人生巔峰!

大型電玩 70 年代末開始出現在台灣,黃金年代落在 80 年代至 90 年代前期。一提起街機,老電動迷會激動地分享曾在哪裡目睹某神人用腳破檯《雷電》、或者堅持街機爽度無可取代,還有老玩家乾脆把機台搬回家打造專屬電動間,讓同好羨慕不已。

街機究竟有何獨特性,今日仍在老玩家心中閃爍迷人光輝?

電玩遊戲的積分排行榜

遊戲結束後的積分排行榜,是玩家最在意的榮耀證明(Phtot credit: 陳默安)

80 年代:街機的黃金歲月

讓我們先回到街機降生台灣的年代吧。

1980 年代的台灣,歷經重大政治變革,正從壓抑的社會氛圍走向「台灣錢淹腳目」的喧騰,《小精靈》、《太空侵略者》、《大金剛》、《古巴反戰》等經典遊戲相繼出現。

機台本來多半放在雜貨店或漫畫出租店,而後各大小型電動間如雨後春筍出現,引爆街機熱潮。根據經濟部商業司的統計,街機盛行的 90 年代,台北市就有超過 3 萬家電動遊樂場。

Fourdesire 辦公室牆《太空侵略者》

Fourdesire 辦公室牆就是用《太空侵略者》代表每一位夥伴(Photo credit: 張瑋容)

成年人在急速變化的社會忙著賺錢,學生被賦予的唯一目標是追逐考試分數。從電影《青少年哪吒》及《熱帶魚》可觀察到當時的青少年承受多大的聯考壓力。苦悶心情無從排解,只好一下課便穿著制服直奔電動間,宣洩課堂的挫敗。

古董級電玩《小瑪莉》

古董級電玩《小瑪莉》俗稱「麻仔台」,是 80 年代常駐雜貨店的電動機台(Photo credit: 陳默安)

90年代:《快打旋風》為青少年種下的英雄夢

90 年代初期,《快打旋風II》橫空出世,成為影視作品的題材,包括美國同名電影《快打旋風》、港片《城市獵人》和《超級學校霸王》都可見到這款經典遊戲的影子。

這股風潮當然也席捲了台灣。作家駱以軍的經典短篇小說〈降生十二星座〉把《快打旋風》當成敘事主線;國片《熱帶魚》主角在機台前邊打邊喊「阿勒固」,立刻就能聯想《快打旋風》經典角色「掃把頭」凱爾(Guile)

《快打旋風》挑勾起人性的競爭本能,沒有智慧型手機、沒有網路的年代,只消投下一枚硬幣,便能選擇一個新身份,進而決定對手的生死。

坐在機台前,緊握的搖桿與手速是僅有的武器,被群眾圍起的半圓空間化身競技場,猛爆出腎上腺素,手心冒汗展開一場不見血的拼搏。賭上的不是硬幣,而是男子漢的尊嚴。許多青少年專注苦練特定角色,螢幕中狂放連招的人物彷彿成為自己的化身,也滿足了血氣方剛的格鬥夢。

志同道合互相切磋,許多人在此醞釀出深厚友誼,也讓電動間產生出歸屬感。這裏不在乎成績或志願,再邊緣再弱小,只要有本事撂倒各路好手或締造破檯傳說,便有資格贏得崇高敬意,甚至成為流芳百世的傳奇人物。

視考試升學為唯一出路的年代,用盡全力左右搖桿的青少年第一次發現,原來螢幕中的自己可以是個萬夫莫敵的英雄。

《熱帶魚》劇照

《熱帶魚》中國三的阿強(右)和同學放學常出沒電動間,還要躲少年隊(Photo credit: IMDb

禁忌的試煉之所:電動間**

遊戲讓人激動,電動間也是個劃時代的存在。相傳小說家駱以軍曾是中和某百貨某電玩機台的紀錄保持者,他在受訪時為台灣街機風潮留下速寫:

「在我那個年紀,電玩店的出現,就像靜態的街景突然出現一個光爆,闖入一個未來機器怪獸。」

踏入電動間,本身就是一場冒險。

《青少年哪吒》如實紀錄了電動間的盛況與危險。西門萬年是該電影的主要場景,機台前一整列白制服,牆上貼著多張《快打旋風II》海報,主角阿澤玩的就是當時最紅的縱向捲軸射擊遊戲《雷電》,一旁還有《龍魂》、《雷龍》、《俄羅斯方塊》、《水果盤777》等當紅遊戲。

《青少年哪吒》劇照

《青少年哪吒》紀錄了 90 年代電動間的盛況,門口的海報正是有「好萊塢叛逆浪子」之稱的詹姆士·狄恩(Photo by Big World Pictures - © Big World Pictures @IMDb

此外,《青少年哪吒》還揭露當時特有的地下交易文化:主角阿澤躲在電動間,趁打烊時竊取街機電路板再兜售給其他電動間老闆,卻不慎招惹地方勢力。背後的利益秘辛或博弈性電玩,都為電動間增添了幾分叛逆、禁忌色彩,讓遊走灰色地帶的電動間更多了難以抗拒的吸引力。

愈禁忌,愈美麗。敢走進去,就比裹足不前的同儕更有勇氣。通過這個試煉,彷彿離成人的世界更進一步。

街機吸引了亟欲長大的青澀靈魂聚集,人與人之間的互動,成為最無可替代的回憶。至今論壇仍常見老玩家憶起多年前目睹絕世高手的讚嘆,彷彿將電動間的神話傳誦下去,自己的青春便隨之不老。

電玩 月光寶盒

現在湯姆熊等遊樂場還有收錄百款經典遊戲的「月光寶盒」供老玩家回味(Photo credit: 陳默安)

如若走進電動間是屬於當代的成年儀式,街機則承接了無處宣洩的年少輕狂與躁動。它像個巫師,引領玩家在迷幻的聲光煙影中,開啟一段現實與虛擬夾縫間的奇幻旅程。

幾十年後即使少年已成中年,仍能在觸碰到搖桿的那一刻,頃刻憶起當年自己漂撇又閃亮的臉龐。

推薦閱讀:用遊戲設計回顧歷史記憶


參考資料:

  1. 駱以軍〈降生十二星座〉/《降生十二星座》
  2. 〈閱讀時光 駱以軍「降生十二星座」作品記述〉
  3. 陳信傑〈雲蹤〉,《柴貓、夢的浮艇與德魯伊》
  4. 〈電動間、網咖、湯姆熊……那些年,臺灣人的電玩瘋!〉
  5. 蔡明亮《青少年哪吒》(1992)
  6. 徐小明《少年吔,安啦!》(1992)
  7. 陳玉勳《熱帶魚》(1995)
  8. 麥當傑《黑金》(1996)
  9. 楊德昌《ㄧㄧ》(2000)
  10. 楊雅喆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(2021)
Editorial Team
Editorial Team
A group of creatures dedicated to cross-disciplinary thinking.
divider
Related Posts
name

10 週年,一起保有玩心的長大吧!|Fourdesire 2022 生活遊樂場活動紀錄

Fourdesire 誕生 10 週年了!每年都會舉辦的使用者見面會「生活遊樂場」,在活動中由製作人、專案經理、設計師與藝術家等團隊夥伴,和使用者一起交流分享產品幕後開發歷程和有趣的巧思。與往年不同,今年以溫馨「爐邊對談」的...Read more
name

來份「心靈增肌菜單」不被焦慮綁架!Fourdesire 陪你鍛鍊「心理彈性」

2022 過了 1/3,進入與病毒共存的新生活模式,但相關新聞每天不間斷轟炸,身邊親友傳出確診消息,都讓人相當緊張。Fourdesire 編輯團隊也經歷過類似狀況,當晚焦慮到睡不著!後來才發現現實並沒有想像的糟,只...Read more
name

《Book Morning!》故事起源:Fourdesire 與赤燭遊戲專訪

嗨!今天的你是掙扎按掉鬧鐘,還是被好奇心喚醒呢?Fourdesire 攜手台灣獨立遊戲製作團隊「赤燭遊戲」打造說書型鬧鐘《Book Morning!》,利用對於「故事」的期待養成早起習慣。(推薦閱讀:2022 晨型人養成計畫!與《Book Mo...Read more